近年来,备考清华以及其他学校的考生,越来越重视考研复试的作用,在考研复试之前都会查阅各种资料,尽可能多的了解自己目标学校以及院系专业的复试情况,以便做到知己知彼。但是还有很多考生认为复试分数线没出,或者复试通过还没有公布,提前准备是徒劳,其实不然。考研复试注重点多,分值大,且可准备的时间较短,因为盛世清北清华考研复试班建议考生提前备考。
在考研复试的过程中,一些考生会不小心走入复试误区,导致复试失败,那么该如何有效避免这些误区,顺利通过复试呢?随盛世清北来了解下切忌事项。
1、切忌考完初试放飞自我
大家考完初试自然有种过了生死劫的感觉,所以并不是要大家继续过初试复习的生活,但是如果满世界乱跑很容易再也收不回心而无法进入复习状态。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每天都在学习,至少要有一上午坐在书桌前安静学习的能力。
2、不联系导师,复试一定被刷掉
复试一定要联系导师。因为通过提前联系导师,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你。甚至可能在复试时,碰巧你联系的导师就是你的面试老师。可以说,这确实可以为你的复试加分。但是,有的院校确实不会公布导师的相关信息,如邮箱、电话等。这就为联系导师带来极大困难。
而有同学会觉得复试前不联系导师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其实就算发了大多数老师是不会回复的,顶多就是混个名字看起来眼熟而已。但是如果要发的话,盛世清北清华考研复试班建议考生可以给与自己研究兴趣一致的一位老师发一封不长的邮件:介绍一下本科的学校和专业,初试成绩,通过读老师哪些论文觉得自己的研究兴趣与老师的研究方向比较一致,所以想问一下如果有幸能被最终录取能否加入老师的团队。
3、切忌不看或只看专题
初试准备的专题还是用看的,因为复试的笔试一般不会难为大家,很有可能直接考热点专题。盛世清北清华考研复试班觉得除了每天花时间看专题,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把时间拿来看前沿论文和导师的科研成果。
读论文时可以采用三遍阅读法:一读标题、摘要、小标题、结论;二读进入段落、扫读例子;三遍背下结构图、自述论证。
此外,很多同学都在问准备复试要看哪些书,其实真的没有标准答案。但是盛世清北建议大家可以找几本经典书籍,先在知网、豆瓣搜书评,着重看一下对于书内结构的介绍部分,了解大致内容和行文脉络,然后根据内容判断你是否感兴趣,对感兴趣的书目再去精读,读之前可以先看一下找到的书评对里面内容的一些解读和点评,边读边思考,这样的读书过程就不光是眼睛遛弯了。
4、初试成绩代表着复试结果
该误区主要产生在高分学生和名次靠后的学生中。一般来说,部分高分学生容易产生懈怠感,认为自己排名前三,复试刷谁也不会刷我。所以,在初试成绩出来以后,面对自己的高分,极容易沾沾自喜,而将复习抛在脑后。
等到复试时,面对复试笔试的题目,很有可能产生“这个题我会,但是好像答得总是少点什么”的感觉。而因为在笔试环节受挫,到了面试时战战兢兢,表现出不自信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很容易让老师认为你在学习上不具有持之以恒性,所以,复试被刷人员名单上出现你的名字不足为奇。
对于名次靠后学生来讲,焦灼感和奋进感并存。一方面,面对自己的名次靠后很焦虑,在复习的同时总会时不时问自己:我可能不被刷吗?我需不需要准备调剂?另一方面,又认为只要努力肯定没问题。这种矛盾的心态势必会影响自己的复习。
事实上,不管是名次靠前还是靠后,盛世清北清华考研复试班建议大家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把复试看做一场从零开始的考试,任何人不会因为你成绩靠前或靠后就直接为你举起绿灯或红灯,只要你把知识扎扎实实地装在脑海中了,胜利者终会是你。
5、跨专业学生一定会被刷掉
在每年的教育类考研的人数中,跨专业人数绝对不在少数。不管是三跨考生还是跨越幅度比较小的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担心。因为这些学生在准备复试时十分痛苦,感觉完全找不到头绪,复习的内容太多太杂,而其中很多又是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越复习越心慌,再加上可能初试的成绩又不是特别突出,所以总感觉肯定会被刷。
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学校确实会对跨专业学生有所看法。这点从学校人才培养的角度其实能够理解。但是,大家需要换个角度想问题,既然该学校在初试环节都没有卡跨专业考生,那么在复试环节就绝不会一票否决。只要你有扎实的储备、浓厚的兴趣、出色的表现,你绝对会脱颖而出的。
以上是盛世清北整理的一些观点建议,希望小伙伴们能认真阅读体会,最后,还是预祝大家都能够拿到理想的成绩,复试一切顺利,2021圆梦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