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专业考情信息(分数线/参考书/课程/真题等),点击这里添加老师微信,为你一对一免费咨询>>
前言
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确定考研方向很重要。虽然清华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考研专业历年竞争激烈,但既然选择便要勇往直前。为帮助考生少走弯路,盛世清北十年来整理总结了相关专业信息,供报考清华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同学参考。
一、院系及专业内部情况分析
院系实力分析
清华大学法学院具有高质量的本科学士学位教育,并且是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教育,设有法学一级学科所涵盖的除军事法学外的所有专业,并设有法律硕士项目和面向外国留学生的LL.M.中国法硕士项目(含国际仲裁方向)。法学学科是清华大学重点建设、优先发展的学科之一,目前清华大学法学院已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实力。清华大学法学学科在2020年度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第27位。
法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共有全职专业教师57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26人,助理教授1人,全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1人,86%以上的教师拥有在海外长期学习和研究的经历。
专业介绍
清华大学法学理论专业是清华法学院中030100法学中的一个研究方向。培养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成为具有坚实的法学理论、系统的知识结构、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紧跟学术前沿的国际视野、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远大抱负和强烈责任感的高层次法学人才。学习年限二至三年,最长修业年限不超过三年。
总学分不少于24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学科专业要求学分不少于16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1学分。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是法学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学科,在我国属于法学学科中的二级学科,只在研究生(硕士和博士)层次中开设单独的学科专业。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国宪法学、比较宪法学、中国行政法学、比较行政法学。
就业情况
宪行专业不同方向毕业生在就业时方向也大有不同。宪法学就业比较对口的是学术类和公权力机关;行政法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但相比民商法等易就业专业来讲,行政法学就业面还是比较窄的。相比宪法学就业面要宽一点。
宪法与行政法学就业情况包括但不限于:
全国人大工委;
继续从事理论研究;
宪法与法律委员会;
政府部门法律顾问;
进入行政单位的法制部门进行行政应诉工作;
商事行政律师(代理企业与政府打官司)。
二、专业复习规划指导
说在前头
清华更为注重考生的基础及灵活运用,即使是同一本教材,但是掌握程度与考生高校要求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想要考上清华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就只能切实提高自己的水平,不能轻信押题,要尽早开始备考,准备越充分、水平越高,才越可能考上。盛世清北十年来专供清北的三轮三阶法:考点梳理夯实+专题真题+冲刺模考,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考试科目
专业名称 | 法学 | 专业代码 | 0302100 | ||
所属院系 | 法学院 | ||||
研究方向 | 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考试科目 | 科目一 | 科目二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复试科目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41 德语 或 242 法语 | 679 法学综合卷(含法理学、宪法学) | 976 专业综合卷一(含中国法制史、行政法学) |
盛世清北老师解读:
1、清华法学院划分为14个研究方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为方向之一;
2、四门科目分为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一门专业课;
3、22年计划招收 2人,招生名额较少。
参考书(仅供参考)
679法学综合卷(含法理学、宪法学):
张文显《法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叶中《宪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沈宗灵《法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林来梵《宪法学讲义》
976专业综合卷一(含中国法制史、行政法学):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考情分析
专业课1 | 题型 | 分值 | 数量 | 备注 |
679 法学综合卷(含法理学、宪法学) | 名词解释 | 60分 | 6道 |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
判断题 | 25分 | 5道 | ||
问答题 | 50分 | 2道 | ||
论述题 | 15分 | 1道 | ||
专业课2 | 题型 | 分值 | 数量 | 备注 |
976 专业综合卷一(含中国法制史、行政法学) |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 |||
解读:
经近几年的历年真题及招生目录分析,盛世清北老师得出如下结论:
1、清华法学院宪法学和行政法学方向,招生名额较少,22年仅招收2人。
2、宪法学和行政法学专业课历年考试难度大,考题较为灵活,与社会热点关联更深。同时,也关注考生的知识面。
3、报考清华也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并非通过所谓的押题和划重点就能考上的。
4、宪法学和行政法学近两年逐渐成为了热门专业,在大部分院校的招生人数、报考人数、复试难度都逐年上升。
历年分数线
年份 | 科目一 | 科目二 | 科目三 | 科目四 | 总分 | 录取名单最高分 | 录取名单最低分 | 拟录取人数 |
2022 | 55 | 55 | 90 | 90 | 400 | 406 | 394(士兵计划) | 3 |
2021 | 55 | 55 | 90 | 90 | 380 | 417 | 398 | 4 |
2020 | 55 | 55 | 90 | 90 | 356 |
解读:
根据近3年分数线及复试情况,盛世清北老师分析如下:
(1)总分数线存在拨动,且2022年分数线最高;意味着竞争越来越激烈;
(2)各科目分数线趋于平稳状态;
(3)复试上线情况有所拨动,2022年较高,也意味着考试难度逐渐增加。


本专业考情信息(分数线/参考书/课程/真题等),点击这里添加老师微信,为你一对一免费咨询>>
考点梳理
679法学综合卷:
【宪法学】部分
(一)了解
宪法的主要分类、宪法制定、宪法修改、宪法解释、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宪法渊源、宪法的结构、宪法规范、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选举制度、国家机构、政党制度、宪法实施、宪法保障、宪法评价
法的概念、法的本质、法的价值的一般理论,当代中国法的渊源,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二)理解
宪法的含义、宪法的特征、中国宪法的发展过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规则、中国当代宪法四次修改的背景与主要内容、基本人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法治原则、宪法的价值、中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宪法解释制度、宪法实施与监督制度
(三)熟悉
西方近代宪法的起源与发展、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演变、宪法的修改、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作用、公民的基本权利及其保障与界限、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中国的宪法实施和保障、当代中国宪法的发展与完善等
【法理学】部分
1.法的本体
了解
理解:法的特征,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法的局限性,法的价值的种类(秩序、自由、正乂等),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法的三要素,权利、权力与义务的分类及相互关系,法与利益的一般关系,利益调整的法律机制,法的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法的一般分类与特殊分类,法的效力,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法律关系,法律行为、法律责任。
熟悉并能够运用:法的本体的相关理论,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法条或者法律现象。
2.法的运行
了解:守法,法律监督
理解:立法与法治,当代中国的立法体制与立法原则,立法程序等,执法的特点与原则,司法的特点与原则,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
熟悉并能够运用:法的运行的相关理论,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法条或者法律现象。
3.法的演进
了解:法的起源,法产生的根源,法的历史类型。
理解:法与原始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法产生的一般规律,法的演进方式,法系,法治国家的基本理论,法的现代化与全球化。熟悉并能够运用:法的演进的相关理论,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事件或者法律现象。
4.法与社会
了解:法与政策、法与政治、法与宗教的关系
理解:法与社会,法与经济,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法与道德的区别,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熱悉并能够运用:法与社会的相关理论,分析和评价有关的案例、事件或者法律现象。
5. 关注重大法治事件与社会热点
976专业综合卷一:
中国法制史作为综合科考察的一部分,主要考查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从理论法学的角度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在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及掌握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运用法律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法学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 正确掌握和准确理解中国法制史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基本原理
2.正确运用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给定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和正确评价。
3.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综合运用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我国现实法律现象和法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4.准确、恰当地使用法学专业术语和运用法律思维进行表达,论述有据,条理清晰,符合逻辑,文字表达通顺。
真题试题
2021年北清华大学679法学综合卷(含法理学、宪法学)考研真题回忆
综合卷一(含宪法学和法理学)
一、名词解释6*10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一般法
3.海南经济特区法规
4.当代中国法的法律渊源
5.法律规范结构的“二要素”说
6.法律责任
二、论述题1*15
法治和人治的区别
三、判断题5*5
1.形式意义上的宪法很难真正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2.“freedom from state”是指国家授权的自由权利。
3.耶利内克的“主观性公权”是指个人可以向国家主张的权利。
4.公民基本权利的相对保障比折中保障更能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5.所谓比例原则,就是评估限制基本权利的手段和限制目的关联合理性的一套标准。
四、问答题2*25
1.私企老板认为一位部门经理不孝顺,心中不悦,借故将其降职;并认为另一名员工很讲义气,将其提拔顶替了原经理的位置。请问私企老板做法是否违反宪法的平等原则。
2.国家法秩序自同说的代表性学者是谁?主要观点是什么?
三、学长成功经验
以下是由盛世清北为考生整理的关于备考清华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的复习经验,其备考方法可供参考。
学长基本情况
学长是以422分的成绩北清华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方向录取
备考心得:
做事情都要有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考研也是一样。对于考研的复习,我们要善于规划好自己的复习进度。虽然法学硕士知识点繁多,但是如果能自己很好的运用,同样能加深知识点的理解。
注意事项
1、做笔记一定要做到勤,每一个见解和每一次灵感最好都能记下来,很长时间以后,你的那张知识网就会越织越大,知识深度也会越积越厚。
2、真题把能找的找到即可,不必强求收集全。
3、很多人复习有一个误区,觉得多看书多做题自然能学好。殊不知,要先提质在提量,因此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把一道题完全弄明白了,把这道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完全弄透了再去进行下一道题。
备考攻略:
清华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初试只考法学综合(法理、宪法、民法),以及一门行政法(含行政诉讼),复试科目为宪法与行政法二选一,相对于其他学校的同专业科目,清华的科目明显要少很多。
对于清华法学院的其他专业相比,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难度并不是很大,但近几年,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的报考人数增加,起考试难度也在逐步增加,发明对于清华法学院的各专业来说,其最大难度就在于招生人数太少了。
对于清华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备考,我从3月份开始,持续到考研结束,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基础复习阶段(3-7月)
法学考试内容繁多,框架复杂,而参考教材是复习的基石,清华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考研近年来题目相对更加灵活,但是在参考教材中基本都有呈现,所以一定要重视参考教材的作用。因此,备考的初期大家要选择符合自己思维习惯的参考书来帮助自己复习。看书时,我的方法是先把各科参考书全部过一遍,在书上勾画一下但先不做笔记,把全部书过完之后,再开始做笔记。我建议笔记用电脑做,不要手写。电子版笔记有两个优点,一是做起来速度比手写快,二是增删、修改非常方便,目的是对比知识点而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法理学的内容复习只需要看一本书,就是高其才的《法理学》,从这几年的法理学命题情况看,几乎所有题目的答案都能在高其才《法理学》上直接找到。但是复习法理学时最好把全书每一个角落都复习到位,因为命题时可能会考一些比较偏的内容,如果觉得这本书里某个地方讲得不够清楚,可以在图书馆借阅其他法理学教材加以补充。
宪法学部分的命题很有林来梵老师的个人色彩,命题风格比较灵活,很难说直接在书上找答案,但是考察的知识点和思想都来源于《宪法学讲义》,必须把这本书吃透。
2、强化提高(8-10月)
在这个阶段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收集各科的历年真题。众所周知,复习时最简单也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根据历年真题反向狙击考点,真题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复习材料,但同时要注意避免进入只看真题涉及的知识点这种误区,每年考查的内容和方式都会调整,掌握知识点务必从细、从严,所以历年真题绝对不可忽视,因为只有看了真题你才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一味埋头看教材是看不出名堂的。历年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清华法学院历年考了哪些内容,还对我们把握这个学校的考试模式、命题深度广度有很大的帮助。哪些内容会考、常考、少考、不考,命题风格、考试题型与分值、各章节的出题比重、重要的已考知识点甚至联系热点的出题方式是什么样子,我们都会从真题有一个大概的判断。
其次要做的是就是带着问题再去看一遍书,由于真题过完了一遍,所以我们会下意识地在书中找题目的答案,这样考题与基础知识相结合、融会贯通,复习效率会高很多。在这个阶段考试大纲也会出来了,出题总得有个范围,复习总得有个方向,而这范围和方向就是大纲,从历年的考试来看,一般不会出现超纲的题目,复习的时候要按照大纲来复习。
再次,专题真题练习,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刷题,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求量只求质,需要把所做的每一道题弄懂再做下一道题。关于答题技巧,第一是要分辨不同的题型来决定该写多少内容。第二,答题上首先要审题,确定答题的核心,然后围绕这个核心,决定什么是必须答的,什么是可答可不答的,什么是不需要答的。
最后,根据历年考试,采用多专题+真题密集练习形式开展第2轮复习,在第1轮扎实基础上进行专题性巩固拔高,并进行真题适应性练习,掌握考试的重点,要点,增强自身复习薄弱项。
3、冲刺阶段(11-12月)
此时的复习可以完全丢开书本,把笔记打印出来不断翻阅和背诵,以熟背笔记为主,时刻保持大脑清晰,每次翻开一个章节,要知道哪里可能出题,对某个点有几种学说,应当能回忆出来,直到12月末考试为止;再有一点历年真题是自我检测的最好材料,也是考前押题的必备资料,所以考前还需要再做一遍真题,不仅能温故知新,还有可能压中知识点。因此,这个时段,我们要根据考试实战要求,采用全真模拟考试方式,增强实战能力,强化考试技巧,查找知识盲区与弱项,改善考试的速度和正确率。
这个时候我们复习了将近一年,孤独奋战,越到复习后期可能就越感觉到疲惫,还有激情的淡去,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做到劳逸结合,避免内心的疲惫。学不下去的时候可以下楼走走,可以看会视频,更可以放声大哭,缓解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自己在考前崩了。
最后总结
考研是个持久的过程,需要循序渐渐,切记一直紧绷心弦,容易造成压力山大的负面影响。做好复习规划及目标,掌握复习技巧,保持平常心,注重劳逸结合,你的复习效率就会提升。在这里盛世清华祝愿各位考生心想事成,万事胜意!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有疏漏或转载授权问题,请联系盛世清北,以便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