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路很长,又很艰难,每个能考研成功的人,都是在这一路努力的付出过,无论何时,做到多一些行动,少一些情怀!坚持自己的信念,考研过程中要着眼于复习,聚焦在复习上,踏实稳重,不被外界所干扰,才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2021年考研备考已经开始,备考北大物理学院的同学都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为了帮助备考的同学能够更好的备考北大物理学院,盛世清北整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考研经验分享如下:
距离2021考研虽然还有8个月的时间,很多 同学甚至还没有进入到备考的状态,但是很多备考北大的同学们都想争分夺秒的多复习些东西,这种想法是好的,因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到了冲刺阶段以后,只有抓住重点,针对性地进行备考,才能最大化提高备考效率。倘若用错力,方法不当,不仅不会帮助大家提高效率,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得复习状态下降,搞不好还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态。那么怎样才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将复习效果最大化呢?
1、冲刺阶段的复习从整个复习过程来看应该是调整期,在这段时间里不要给自己压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而应该把自己的心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做到"四心":专心,恒心,开心,放心。
根据自己的目前心理特点制定冲刺复习计划,根据心态调整复习进度,选择适当的复习方法。最后的复习过程中应注意:
提高复习质量:应采取"回头看"的方针,不机械做题,不盲目铺摊子,不大量做新题,难题,要注意思维的角度和方法,知识点的应用,解题特点,注重知识梳理,整合的过程。
善于梳理:知识经梳理后,由点→面→体形成有机联系,这样就可以跳出题海,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理解,应用,从而提高解题速度。
查漏补缺:检查回顾以往练习中和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思考错误原因,及时解决,并对各种错题及错误原因进行分类整理,对其中反复错误的问题应再做一遍,有效地避免再犯同一类型的错误。
2、处理好做题和看书的关系
做题和看书是学习过程中的两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共同目的在于掌握知识,夯实基础,提高能力,查漏补缺。因此,这"两手"都要抓。
"抓看书",书要经常看。看书时不能拘泥于死记硬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把隐含的知识挖掘出来。问得越多,释疑得越多,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深入透彻,思路就越清晰,遇到问题就不至于茫然,而能一挥而就了。
冲刺复习阶段,在做大量习题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看书,把知识点温习一遍,理清知识脉络,加深印象,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最后的复习要有一种回归感,就是各科的复习尤其是薄弱的科目的复习要回归到课本,回归到基础上来,查找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理论的不足和漏洞。
"抓做题",题要经常做。做题不一定要多,关键在于"精"。通过做题,加深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现自己在知识方面的漏洞,能力方面的缺陷,再及时回归书本,有针对性看书,就会发现当初看书时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就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
一般说来是想看书后做题,在做题中落实和运用课本知识。
3、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考研冲刺阶段,是最能体现一个人耐力的阶段,是最能考研心理素质的阶段,更是考察复习技巧的阶段,这个阶段把握好,能快速抢分分,我们看下怎做:
第一,复习要有计划性。除了一张学校安排的课表外,还应有一份自己安排的课余的时间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每周课余时间的学习课表,做到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心中有数,才不会造成顾此失彼。这种计划性的安排应与相关科目的教学保持一致性,但千万不能被相关科目的频繁考试打乱阵脚。被动的应付平时的小测验,也就无计划性可言。
第二,复习要有的放矢。这里的"矢"一指考试说明规定的相关知识点,二指自己的薄弱科目或某科目的薄弱环节。复习时可先进行系统的单元练习,第一轮结束后就应着重整套题,整份试卷的练习。训练后注重错误的搜集和分析。
第三,复习要有系统性。应理清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并努力构建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技巧的网络。回过头来重新系统复习具有典型意义的例题,易错题,抓住这些题目的切入点,归纳这些题目的命题立意和命题手段,概括解题的基本思路,是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合理把握冲刺阶段复习时间,掌握复习技巧,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点,难点,重点等考察项目,结合自己心理情况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及时调整,做好万全复习计划,才能再冲刺中稳拿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