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用院系专业:
北京大学哲学系010106美学
二、考研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638中国美学(含中国哲学)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
《中国美学史大纲》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叶朗
《中国美学史范畴》 山西教育出版社 王振复
《新编中国哲学史》 人大出版社 张立文
盛世清北建议: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A: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B: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关键点、核心部分记到笔记上,关上书本,要做到仅看笔记就能将书上的内容复述下来,最后能够通过对笔记的记忆就能够再现书本。
三、重难点知识梳理
北京大学638中国美学(含中国哲学)2019年暂未提供考试大纲,但盛世清北的课程中总结了复习的大体方向,考试重难点知识梳理内容如下:
一、系统研究中国美学史是建立现代美学体系的迫切需要
(一)现代美学体系的原则
1。古典美学和当代美学的相互贯
2。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的相互融合
3。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
4。基础美学和应用美学的相互推进
(二)中西美学的相互融合
1。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分属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它们有共同性,但更重要的,是这两系统各自都有极大的特殊性
2。中国古典美学有自己的独特的范畴和体系
1)西方美学不能包括中国美学,不能把中国美学看作是西方美学的一个分支,或一种点缀,更不能把中国美学看作是西方美学某个流派的一个例证,或一种注释
2)西方美学应该尊重中国美学的特殊性,对中国古典美学进行独立的系统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美学的积极成果和西方美学的积极成果融合起来,把美学建设成为一门真正国际性的学科,在人类文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研究中国美学史的缘由
重视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不仅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应该使我们的美学理论带有民族特色,而且因为如果不系统研究中国美学史,不把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融合起来,就不可能使美学成为真正国际性的学科,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科学的现代美学体系
二、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
(一)中国美学史对象和范围的看法及分析
1。中国美学史主要应该研究历史上关于美的理论、
2、中国美学史是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中国美学史不仅要研究历史上那些美学理论著作,而且要研究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等
二)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
1、美学史的研究对象
1)美学史是硏究每个时代的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每个时代的审美意识,总是集中地表现在每个时代的一些大思想家的美学思想中。而这些大思想家的美学思想,又往往凝聚、结晶为若干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
2)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一个时代的审美意识的理论结晶。例如,唐代美学中“境”这范畴就是唐代审美意识的理论结晶,宋代美学中“韵这个范畴就是宋代审美意识的理论结晶主要就是美学范畴、美学命题的产生、发展、转化的历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也就是历史上各期岀现的美学范畴、美学命题以及由这些范畴、命题构成的美学体系
三、中国美学史的分期
一)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先秦、两汉
1、先秦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岀现了一个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理论思维十分活跃。这样一种社会亲件,使得先秦成为中国美学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美学家如老子、孔子、《易传》作者、庄子、荀子等都是大哲学家。他们的美学是他们的哲学体系的一部分
2、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时期发端是哲学的发端。这个时期,人们一般比较重视孔子的美学。但从历史影响来看,老子、《易传》、庄子的重要性决不亚于孔子。《管子》四篇也很重要。而汉代美学是先秦美学和魏晋南北朝美学之间的一种过渡开态,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二)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魏晋南北朝至明代
1、在这个漫长的时期中,美学家们围绕着审美意象这个中心,对人类的审美活动及其规律展开了多种方面、多种走向、多种层次的探讨、研究和分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魏晋南北朝和明代后期
2、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动的时代,又是一个政治大动乱的时代,出现思想解放的局面。这是先秦之后第二度的百家争鸣的时代。理论思维十分活跃,这样一种社会亲件,使得魏晋南北朝成为中国美学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明代后期,社会经济领域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城市市民阶层日益壮大。与此相适应,在思想领域中岀现了以李贽晢学为标志的思想解放的潮流。这种思想解放潮流(包括在」潮流中涌现出来的美学理论和美学范畴),有力地冲击着教条主义美学和复古主义美学,拓展了人们的理论视野
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
1、清代前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
2、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中国近代美学,主要就是梁启超的美学、王国维的美学以及鲁迅(早期鲁迅)、蔡元培的美学。 四、对有关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些的流行观念的考察
一)西方美学重“再现”、重模仿,所以发展了典型的理论;中国美学重“表现”、重抒情,所以发展了意境的理论
1、这种看法为很多人所接受,但并不符合事实
(1)从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很多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美学家,他们的美学思想、美学体系都不能归结为重表现的美学。如先秦美学中老子的美学、庄子的美学、《易传》的美学、魏晋南北朝绘画美学等
四、考研真题
2009年,教育部出台了严格管理院校自主命题专业考试科目相关资料、限制专业课辅导的规定,很多学校从那时起不再公布和出售真题,并不再提供专业课参考书目。因此,今两年对于资料搜集的难度大大增加,特别是真题的搜集,制作专业课资料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盛世清北专业课研究中心已经请专业课老师尽力搜集资料,但是对于真题的搜集还是有可能出现不全的情况,本着保证真题准确性、宁缺毋滥的原则,盛世清北只采纳经专业课老师认定,可信的真题呈现给同学。
在复习过程中,盛世清北借助真题把握考试趋势及高频考点,深入透析考试重难点。配合真题精讲,熟练运用书本内的概念、原理、公式等,达到强化复习的效果。
以下为北京大学638中国美学(含中国哲学)考研历年真题回顾:
2014年北大美学考研真题
中国美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山水以形媚道
2. 兴趣
3. 大乐与天地同和
4. 诗人之境
5. 董其昌的
二、 简答题
1. 简述10年来中国美学关注的问题
2. 《人物志》人物品藻的美学价值
3. 王阳明哲学影响下的明清的美学思想
4. 逸品的发展史
三、论述题
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
1. 材料中表现的苏轼的美学思想 2
2. 材料中概括审美发展史。
西方美学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 质料
2. 我思故我在
3.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4. 自然态度
二、 简答题
1. 洞穴理论
2. 席勒的美育理论
3. 毕达哥拉斯哲学与美学的分野
4. 海德格尔的此在
三、论述题
中世纪的美学成果及其意义
试从西方美学史上,结合美学家的理论论述“共通感”的美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