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清华考研-真题资料 > 内容

26考研|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考研备考资料

时间:2025-07-22 访问量:9 来源:管理员

前言

考研不仅是一次考试,更是一次锻炼和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考生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盛世清北,十余年专注清北考研,为帮助考生有效备考,特别整理清华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专业的考研相关备考资料,以供参考。

一、院系及专业内部情况分析

院系实力分析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源于1932年成立的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组,1952年建系,始称“无线电工程系”,1958年更名为“无线电电子学系”,1989年更现名至今。建系以来,经过历代师生员工的努力,建成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现下设6个研究所,涵盖了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复杂系统与网络等研究领域,学科全、综合性强;建成了完整的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和工学博士的培养体系,构建起了世界领先的覆盖两个一级学科核心概念的新课程体系,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了亦工亦理、教研并重的办学理念,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术风格,以及团结务实、学术自由、追求卓越的文化传统;在国际专业排名中进入前十。

清华电子系是清华大学规模最大的院系之一,现有在编教职工150余人,学生近1700人(其中本科生约1040人,博士研究生近600人)。2013年开展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分系列聘用和管理,教研系列实行准聘-长聘制,研究系列实行团队制。新的人事制度为高水平人才引进创造了优越条件,为教师从事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研究和有影响力的集成科研提供了机制保障,为建设国际领先电子工程学科奠定了基础。

清华电子系的专业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以物理和数学为基础,研究通过电磁学形式表达、操控信息的基本规律以及运用这些基本规律实现各种电子器件及系统的方法。近二十年来,发表SCI论文总数超过4400篇,被引频次总计超过65000次;建系以来,共获得国家三大奖53项(包括5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30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项四等奖)。在信息社会和人工智能的时代,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清华电子系将在传统信息领域研究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兴学科,在与能源、环境、生医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寻求广阔的创新空间;同时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发展的基础上,抓住科技变革的机遇和世界产业创新中心向中国转移的机遇,2015年7月清华电子系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成立了“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旨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在我国电子产业走向自主创新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清华电子系致力于把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与国家和产业的重大需求结合起来,把研究前沿技术与培养优秀学生结合起来,努力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在清华新百年“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发展阶段,清华电子系把建设世界一流的电子工程学科作为发展目标,赶超世界一流,努力从“跟随者”(follower)变成“领跑者”(leader)。希望与国内外的同行加强合作交流,共同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同时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建设科研平台、推动成果转化、提升社会影响力,力争在不久的将来跻身世界著名大学电子工程学科的前列。

专业介绍

工程领域名称:电子信息--085400

电子工程系培养的硕士生要求具有信息电子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要求适应当今快速变化的信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需要,具有创新精神,能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

师资介绍

葛宁Ning GE-教授

个人简介

葛宁,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教育经历

[1]1997.4-1998.4

加拿大University of Toronto|博士学位

[2]1993.4-1997.7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

[3]1989.4-1993.4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2008.12-至今

电子工程系|清华大学

[2]2000.6-2008.12

电子工程系|清华大学

[3]1998.4-2000.4

ADC Telecommunications Ltd|美国ADC公司(Dallas)

研究方向

[1]通信、网络

社会兼职

[1]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2]中国通信学会通信专用集成电路委员会委员

[3]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会委员

[1]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2]中国通信学会通信专用集成电路委员会委员

[3]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会委员

谷源涛-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谷源涛,博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兴趣包括机器学习和信号处理理论与方法,在信息探测、智能感知与数据决策等应用领域有丰富的科研经验。

讲授本科生核心课“信号与系统“和实践课”MATLAB高级编程与工程应用“,担任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北京市优质课程和清华大学标杆课”信号与系统“课组负责人,是高等学校电路和信号与系统教学与教材研究会常务理事,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和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等,出版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两册。

在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信号处理汇刊(TSP)、信息论汇刊(TIT)等权威期刊和领域旗舰会议(ICASSP)等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含SCI收录IEEE系列期刊论文60余篇),累计谷歌学术引用5000余次。曾获得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IEEE全球信号与信息处理会议(GlobalSIP)最佳论文奖、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CCDC)杰出青年论文奖和国际通信信号处理和系统会议最佳论文奖等。历任IEEE TSP编委(AE)和高级领域编委(SAE)、IEEE信号处理理论和方法(SPTM)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机器学习和信号处理(MLSP)技术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数学与产业专委会委员,获得IEEE TSP杰出编委奖、IEEE ICASSP杰出审稿人等。

教育经历

Education Background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

1994.91998.7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Work Experience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2015.92015.10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安娜堡分校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高级访问学者

2013.52013.8

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访问学者

2012.82013.5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访问学者

2006.122018.12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准聘副教授/长聘副教授

2003.82006.12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讲师

研究方向

Research Focus

信息探测与智能感知

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

信号处理理论与方法

通信信号处理

社会兼职

Social Affiliations

高等学校电路和信号与系统教学与教材研究会常务理事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高级会员

IEEE信号处理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高级领域编委(SAE)

《中国通信》(China Communications)编委

IEEE信号处理理论和方法技术委员会(IEEE Signal Processing Theory and Methods Technical Committee)委员

IEEE机器学习和信号处理技术委员会(IEEE Machine Learning for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cal Committee)委员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数学与产业专委会委员

陶晓明Xiaoming Tao-教授

个人简介

陶晓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教育经历

[1]2003.9-2008.6

清华大学|信息与通信系统|博士学位

[2]1999.9-2003.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2018.12-至今

电子工程系|清华大学

[2]2014.12-2018.11

电子工程系|清华大学

[3]2012.12-2014.11

电子工程系|清华大学

[4]2009.12-2011.11

电子工程系|清华大学

[5]2008.7-2009.12

法国电信研发中心

研究方向

[1]计算通信新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

社会兼职

[1]2017.1-至今

China Communications Editor

[2]2019.12-至今

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第六届理事会

[3]2019.4-至今

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女科学家俱乐部第一届理事会轮值主席

张彧-副教授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张彧,男,博士,中共党员,1977年2月生于北京,现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1999年7月和2002年7月分别获得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工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并于2006年12月获得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Oregon State University)工学博士学位。在美期间,主要从事宽带无线通信和数字信号处理的研究。2005年6月至2006年3月在美国Intel公司实习,从事基于IEEE802.11a/n和IEEE802.16e的系统仿真、建模和工程实现,并参与了Intel公司的核心项目之“第四代迅驰笔记本电脑平台(Santa Rosa)”的研发。2007年3月起先后在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和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工作,被聘为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无线通信和移动通信(包括多天线系统、OFDM/OFDMA系统、CDMA系统)、雷达脉冲通信技术、数字电视传输技术、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和宽带遥感卫星数据收发技术。

现独立指导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4名,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2名及硕士研究生2名。作为导师指导2名本科生分别获得清华大学校级和系级优秀毕业设计一次

教育经历

Education Background

2002.92006.12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工学博士学位

1999.92002.7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工学硕士学位

1995.51997.7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Work Experience

2012.6至今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指导教师

2009.9至今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生指导教师

2009.12至今

清华大学副教授

2007.32009.11

清华大学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

Research Focus

无线通信与数字信号处理

社会兼职

Social Affiliations

清华大学军品科研关键岗位产品负责人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委员

IEEE ICC;IEEE Globecom;IEEE WCNC;IEEE VTC学术会议的审稿人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审稿人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审稿人

就业情况

毕业生可从事通信信息系统工程师、通信传输接入工程师、通信终端业务工程师、通信交换工程师、通信技术工程师、移动通信工程师、软件工程师、计算机硬件工程师、数据通信工程师、通信研发工程师有关岗位。

以上是关于【26考研|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考研备考资料】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准备考研清北的同学们节约时间,提高上岸的成功率!

需要说的是,考清北竞争大,压力大,没方法,难以坚持。盛世清北-清北考研集训营,为清北考研学子量身打造,有清北先行营、清北强基营、清北暑期突破营、清北实战营、清北冲刺营,更有清北清北半年营和清北全年营可选择,清北学长领学,班主任全程督学,补盲区强技巧,专项技能拔高,学员遍布清华北大各主干院系,专攻清北。

更多清北考研备考资料及清北考研集训营相关问题,咨询盛世清北老师。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