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变革时代?北大全面取消绩点!多所高校延长研究生学制!

时间:2025-08-16 访问量:9 来源:管理员

教育领域正掀起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浪潮。725日,北京大学教务部发布重磅通知,宣布自2025级学生开始,在各类学业评价工作中全面取消绩点(GPA)排名,代之以成绩单和等级制评定方式。

与此同时,多所高校相继宣布延长研究生学制。

这两项看似独立的改革,共同说明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 “质量深耕” 的战略转型。

对于备考清华北大的学子而言,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未来的学习规划与发展路径。

北大去绩点化

打破分数内卷

图片 

根据北大发布的《进一步做好本科学业评价工作的通知》,此次改革包含四大核心举措:

取消绩点使用:自2025级起,学业评价不再使用绩点,成绩单将成为学业表现的完整依据

推行等级制:倡导各院系根据学科特点选择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定,更侧重考察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

设置容错机制:允许学生选择1门非核心课程采用合格制(P/NP方式记载成绩,鼓励跨学科探索

取消优秀率限制:不再设置课程成绩优秀率指标,教师可依学生真实能力评定成绩

这一改革酝酿已久。2022年,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率先试点;该学院老师坦言,一门课程如果能考到85分以上,我们认为从知识掌握上已经足够好了,没有必要再花很大的精力达到95分以上。

试点学生反馈,取消绩点后,卷绩点的时间少了,更多精力投向科研或兴趣领域,不再被捆绑在成绩的战车上

专硕学制延长

破解赶场式学习

几乎与北大改革同步,研究生教育领域也迎来重大调整:

华中师范大学:2026级起,社会工作专硕学制2→3

中央民族大学:应用统计专硕学制2→3

天津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学制2→3

南昌大学:翻译硕士学制2→3

吉林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金融专业学制延长至3

学制改革的背后,直指专业硕士培养的深层矛盾。两年制专硕通常需在1年内完成课程,0.5年实践,仅剩半年撰写论文。

这种 “赶场式学习” 导致学生难以深入掌握实践技能。

部分高校专硕与学硕在课程设置、培养内容上本质区别不大,导致专硕沦为速成版学硕

尤其在金融、社会工作等领域,压缩时间必然削弱职业竞争力。用人单位也反映部分两年制硕士存在专业基础薄弱、项目经验不足等问题。

教育转型:从效率优先到质量深耕,两项改革看似独立,实则共同映射高等教育发展逻辑的转变:

北大取消绩点:打破唯分数论枷锁改革前,学生常为1-2分的差距陷入内卷泥潭;改革后,达到优良等级的学生可以更从容地探索发展方向。

这一变化呼应了清华2015年实施的12档等级制改革。

图片 

(清华官网截图)

专硕学制延长:应对高学历低能力质疑学制延长绝非简单的时间叠加,而是培养模式的系统性升级!

考研新态势

备考策略如何调整

面对教育评价体系的改变,未来备考清华北大的学子应该如何应对:

关注学业评价新规:北大2025级新生将首尝无绩点评价,保研政策可能更注重核心课程成绩与科研潜力!

审视专业选择:计划报考专硕的考生需密切关注目标院校学制变化,关于备考清北有任何信息问题,都可随时咨询盛世清北。

强化综合能力:无论本科评价改革还是专硕学制延长,都指向对教育对综合专业能力的要求,所以,考研同学不要再去纠结清北复试有无院校歧视问题,有备考清北打算,就趁早认真踏实备考,复试考核的更是专业综合能力

把握弹性空间:北大的 “容错探索机制” 为跨学科学习提供可能,对于准备考研跨专业的同学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教育的本质不是分数的角逐,而是思维的启迪;不是时间的堆砌,而是能力的沉淀。

对于志在清华北大的学子而言,比备考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持久的学术好奇心、扎实的实践能力和开阔的跨学科视野——这些才是应对教育变革的真正竞争力。

 


当前位置: 首页> 学在清北-学在北大> 内容

推荐课程
清北强基营 清北暑期突破营 清北实战冲刺营
清北半年营 清北全年营 清北英才计划
热门课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