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10 访问量:1117 来源:管理员
据各路数据显示,每年都会有一些考研人在备考途中弃考,其考虑基本在10%-20%之前,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去年的其考虑达到40%。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信誓旦旦的考研人放弃了自己改变人生的机会呢?随盛世清北北京大学考研班以来来了解下吧。
考研可以说是“剩者为王”,能坚持到考研最后的人,也就在考研中成功了一大半,北大考研也不例外,原因在于整个考研备考的过程中枯燥无味,而且期间还要面临几大波弃考高峰期,种种诱惑,想坚持下去实属不易。例如:
第一波弃考高峰期——暑假期间
放暑假后,缺少了在学校学习的紧迫氛围,即使留校,夏天干燥闷热的环境,也让人很没有学习的心思,在加上身边的同学都在放假休息,或者找工作,考研儿内心也被动摇了。
第二波弃考高峰期——报名时期
临近报名,很多人可能还在纠结院校,而且备考一段时间后,对自己的复习效果也不是很满意,这个时候就很可能会放弃报名。在加上秋招时期,也有很多人会选择先找工作。
第三波弃考高峰期——冲刺阶段
考研冲刺期真的是弃考人数最多的时候,临近考试,大家对自己的备考效果都心中有数,大部分人都会感觉学不完、考不上,没信心和巨大的压力,是这一阶段弃考的主要原因。
第四波弃考高峰期——考试期间
坚持了半年、一年,就算到了考场上,每考完一场就会有一部分人放弃,考场上的空座会越来越多。
北大考研弃考,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对自己没有信心。考研是一个人的持久战斗,没有老师的督促,没有同学的互帮互助,没有明确的目标,不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竞争压力大,费用贵等等,迫使一些考生不得不放弃北大考研。
北大考研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整个过程可能都是自信心不断被打击的过程,所以在考研备考节点,保持自信心才是考研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关键所在,其次才是掌握备考要点和技巧,做好合理计划等。所以北大考研除了智力的比拼,其独特性在于,它还是一场考验韧性的拉力赛!
而北大考研,并没有考生们想象的那么难,从数据得知,北大考研的录取率,是从高考的千分之几降低到几十之几,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考研的竞争度和高考不是一个量级的,而考研的难度上比高考难度已经大大降低,所以对于高考没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在考研时冲击下北大是完全可行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北大是可以随便就能上的,毕竟每年还是有很多的考生不能容易的进入北大,二战三战也不乏其人;尽管和高考上北大来说,从总体数据上看竞争低了不少,但是实际上一样是和全国的佼佼者在竞争,仍然是全国范围内的掐尖形式。
盛世清北北大考研班将其主要考研难点总结如下:
(1)全国范围内竞争
来角逐的较多是原985,211高校的学生,当然也不乏其它高校的同学,竞争的范围窄了很多,但是竞争的起点比较高
(2)专业课考试信息不完全公开
专业课绝大部分是北大本校本专业出题,判卷也是招生院系判。出题和判卷与高考都有很大区别;北大到目前为止无指定大纲和参考书,真题不公开。
(3)考生不了解北大考试要求
由于考试信息不完全公开,且除盛世清北外几乎无专人进行系统研究,考生对于北大考试的总体规律和要求缺乏了解,对具体的考点,重点难点缺乏认知。
(4)考生不掌握北大针对性学习模式
较多考生按照本校或普通高校学习深度,广度来备考北大,浮于表面居多,深入掌握且能灵活用的少。而北大往往就是要求基本功扎实,深入掌握且能灵活运用。
(5)大学生自由度高,自律有难度
大学生自由度高,和高考生不一样,对计划的实施监督自律不够
(6)复试考核严格,要求高
北大复试的考试严格,占比比重大,对整体的要求比较高。
从盛世清北十来年的正反案例来看,总体以上几点,是造成较多考生无法考上北大的重要原因。
考研真的很累,起早贪黑、毫无娱乐、没日没夜的学习是一方面,心理上的疲倦不堪才是更大的折磨。但是考研更像是你自己做了一个选择,然后正在往目的地狂奔的激情。其实考研的意义更是考研本身,即为了考研而努力的过程。结果固然重要,但你如何度过这段经历,对你的影响和改变是巨大的。所以,既然选择了考研,请坚定的走下去,只有经历风雨,才有机会看到美丽的彩虹,不是吗?
下一篇: 北京大学考研班:九月该如何有效复习?
当前位置: 首页> 清北学长说-北大学长说> 内容